最近在蔡澜的《我喜欢的是欣赏》里有几处都提到日本手艺人的精进。说他们做事总一板一眼,依足传统,很专业。
比如到寿司店当学徒,得从扫地洗碗开始,做个两三年连一把刀都不让你摸。师傅意在培养徒弟的耐性,看徒弟能否忍受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态度认不认真真。
三年后也不可能让他们去碰鱼,因为鱼很贵。教他们削萝卜,这才开始练技术。萝卜要片得像纸那么薄,中间不能断,这一削至少一年。那么最后成为寿司店的大师傅至少要十年。
店老板说:“城市中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乡下地方很多,如果在我这里做过,一生不怕没人聘请,大学生文凭是不值钱的。”看来工作真无贵贱,只有认真学,肯下功夫,行行都会出状元。
还有他们对于的士司机的要求,先要在一家大机构做司机,一做十年,没有犯交通规则,才有资格申请。
看来要学好一样手艺,至少十年。
在志村福美的《一色一生》里,她历尽艰辛心,终于做出日本之蓝时。她说过一说了一段话:“建蓝、守瓮、染色,做到这三点,始称为技艺。蓝终于被我建起。但这仅仅是一个入口。一直到能自如地的建蓝为止,此前走过的岁月成为我今后工作的支柱。曾经,我以为做一色会耗费十年,如今,我觉得做一色将用尽一生。”
一生只做一样事,这是多么的纯粹啊!但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很难做的。所以说。人到中年以后,在自己诸多爱好里面还是应该适当做点减法。
感觉像这样关于手艺人的书多看上几本以后,自己也不自觉会精进些。
2022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