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个连大师都不会说的秘密,那就是写作是需要有天赋的。
记得接触最早关于天赋的一句话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爱迪生夸张的说法。夸张的地方在于缩小了天赋的重要性,夸大了汗水能成就的结果。
百度百科: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在某些的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也可能都有,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如果这个人具有的成长潜力和可能性已经在他的人生中表现化了的话,那么他就具备了该方面的天赋器量。
我觉得上面这段解释非常中肯。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有天赋再加上一定的努力就会取得相当的成绩。
而人类社会普遍宣扬和提倡的价值观是那一点点天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努力。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但他们不想告诉你的是——天赋真的很重要。
试想,如果让一个瞎子想方设法训练能看见事物的本领,这恐怕是枉费心机。你可能会举海伦凯勒的例子来驳我。我想说的是,她看到的一切都是感受到的,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她失明以前残留下来的模糊印象。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不管是科技、还是自然、人文,无一领域不是考天赋异禀之人在推动和引领。普通人或者说那些没有找到并发展自己天赋的人都沦为了分母,正因为有数目众多的分母,才显现出个别分子的优秀。
当然了,所有领域都是由不同天赋的人组成。有人表现出色就越干越有劲头,成了领头羊。有人天赋一般,就活成了鸡肋。还有人毫无天赋,却不得已而为之,活得比较痛苦。可是有几人有干着既有天赋有能糊口又喜欢的工作呢?那太少了。
让你无奈的是,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感鼓动着大多数人在自己没有天赋的领域使劲儿下苦工,拼尽全力做一个普通人,可惜了那些被埋没的天赋。
我之所以发出以上感慨是突然意识到,我在写作上是没有天赋的人,而且发现大多数人同我一样,我们的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记录而已,谈不上创作。你可能会说文无定式,连安妮艾尔诺回忆童年经历的普通文字都能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何我们就不能?我想说她的语言虽然平淡,但她的文字提供了一种力量,观察和反思生活小事的力量。而我们的文字自然也有自己的长处,那也是我们写作的意义所在。
我越来越清晰地明白,真正的文学作品是艺术的创作,绝不是平淡记录。
我在书中认识的那些文豪,他们是真正的天才。天才是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普通人花费再多时间去学习写作的技巧,可以学到,但别人的语言是学不到的,因为他们自己都不会说重复的话、使用重复的字眼。他们的文字一定是让人饮之如甘饴、回味无穷的。
我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平凡。我妈说,人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