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带队走访考核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11个“党建+”邻里中心,并要从中推荐1个5星级、2个4星级、3—4个3星级的“党建+”邻里中心。
所谓“党建+”邻里中心,是泉州市前任市委书记提出来的,在其未调离之前(刚刚调离),被喻为泉州市委1号工程,由泉州市及各县(市、区)组织部牵头主抓。该书记到任1年左右即又调到异地任职,但其刚上任泉州市时就提出建设村(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于是,2022年,根据泉州市委的统一部署,先搞示范点,以星级评选推动,评选后有相应的奖励资金。泉州市从各县(市、区)评选5星15个、4星30个、3星50个,共50个,配套奖励分别是100万、50万、30万,应该说这个奖补力度还算比较大。各县(市、区)也相应的评选,像我所在的地区,要评选出10个5星、15个4星、25个3星,奖励资金分别是(暂时忘了)。
做事总要有头有尾,虽然提出建设“党建+”邻里中心的人已离开了,但总还是要有个结果出来。因此,上星期泉州市一级已组织评选,自然下一级的各县(市、区)也得跟上。我市便从昨日开始组织。
新的泉州市委书记已于前几天到任,在泉州市“党建+”邻里中心评选完。2023年应该不会再推行建设“党建+”邻里中心了,毕竟中央早在2018年提出村部要体现“党群服务中心”标识,各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标识仍在,且也必须在。
其实不管是“党群服务中心”,还是“党建+”邻里中心,都姓“党”,且宗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