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声乐课开课了,今天上了第一节课,老师教了《萱草花》,是妈妈唱给女儿的歌,很有童声意味。
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先讲声乐理论,再练声,最后唱歌。
今天是这学期的第一课,声乐理论讲得稍多一些,每次听老师讲声乐理论都感觉非常受益。
“为自己打造一个好的乐器”,这是今天走到教室听到的第一句话,多么美妙啊,每个人都自带乐器,自己要做的就是如何练好这个乐器,让它发出自己最好的声音。
一个人在一个空的大房间里,会感觉发声比平时好听,还有点回声的感觉,这是身体和空间的关系;唱歌是声带与身体里的空间产生共振。
老师说南方人说话位置比较低,北方人说话位置比较高,唱歌恰恰需要这样的高位置,北方人与生俱来,所以北方更容易出歌唱家。
歌唱的动力来源于气息,声带是两片,吹气时两片声带自然振动靠拢。
男声唱歌纯真声多一些,带金属味。女生要学会用假声,并不断去运用它,这样音域才会拓宽,便于唱更多的歌。假声源于声带边缘的振动,可以慢慢去体会。
训练元音,让声音可以持续。从最开放的母音a开始训练,把气息放进节奏里去唱;辅音发音比较短,它与一个元音结合才能产生浑厚的声音。
唱的时候注意控制好呼吸,让肩沉下来,腰腹去扩张,横膈膜下来后,气息才能自然流进来。
同时,唱歌的时候要保持兴奋的状态,让笑肌往上抬,用气息带动声音。
关于口型可以对着镜子来调整,刚开始可以做得夸张一些。
当进入高声区唱得有点吃力时,便要记得去觉知嘴张得小一点,内腔体大一点。同时双脚牢牢抓地,腰腹拉紧,口型向外推气状。尝试去体会要把肌肉拉开,唱歌才会感到轻松。
唱歌时要记得这么多要领真不容易,总之想着唱歌是一件高兴的事,自然笑肌就容易往上扬,打哈欠状也比较容易保持。刚体会了一下打哈欠时腰腹自然是向外扩张,内腔体意识更明显。
感觉唱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一件要用心体会的事,并不断用上科学发声法去练习的功课。用心感受嘴型小内腔体大,如何让气息流动连贯顺畅起来。
这内大外小,让内在变得丰富饱满,外在大小并不起眼,在不经意间也体现了一种含蓄之美,感觉唱歌是件蛮有意思的事。
那就好好为自己打磨这件自带的乐器吧!
2023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