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达菜,是兰州的叫法,在其他地方又叫地皮菜,但在我们老家叫地苒苒。
我很喜欢“地达”这个名字,活泼可爱,又很动听。
地达菜其实就是一种野生菌,它和蒿草羊粉结伴而生。老家有一句话,“绿绒变地苒,羊粪做证介。”绿绒,其实就是苔藓。
地达菜,可以用它做汤,包包子,拌凉菜。我喜欢用它和上粉条包包子,爸爸喜欢用它做菜汤。
我们小时候,奶奶常用它和白萝卜一起,做菜汤喝,在严寒的冬天,喝一口软烂可口的菜汤,心里就暖暖的。
昨天的一场春雪,滋润的地皮湿漉漉的。下午四点多,我们驱车去山脚下捡地达菜。
表弟媳妇轻车熟路,很快就领我们到了长地达菜的地方。
雪后的山坡上,地皮菜黑压压一片一片。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地达菜,很是兴奋。可惜这个地方太干燥,地达菜长得又瘦有小,不像我们老家,春雪过后,在白亮亮的簑草上面,躺着稀稀拉拉黑黑胖胖的地达菜,惹得奶奶操着小脚,提着篮子,呼唤着她的一群孙子孙女去捡拾,一个上午,就能捡满满的一籃子小木耳似的地达菜。。
风在我们耳边呼呼地刮着,脸冻得生疼。我很认真的寻找大点的地达菜,惹得表妹直笑我:山上还有更大的,别在那里浪费时间。
我们踩着松软的泥土,跨过一丛丛蓬蓬草,向山脊爬去。山脊上有几处地达菜果然很大,不一会儿我们就捡了半小桶。
我们站在山顶上,看远处群山环绕,云层翻滚,风从耳边吹过,心也瞬间开阔。
山坡上整齐划一的新挖的树坑旁,架满了滴灌管道和水龙头,真佩服先进的滴灌技术和勤劳的工人们,因为有了他们,荒漠变成了绿洲。
相信不出十年,这里会变成美丽的大花园。
暮色四起时,我们满载而归。